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猴子的種類

猴子,猩猩,狒狒...等都是靈長目的動物,靈長目的動物共約有200種靈長目的特色為上下顎短,而腦腔很大,可容納發達的腦部。前後肢各有五指,都很修長,四指併排排列,拇指很長,其餘四指相對,大都每胎一獸,懷孕期長短因種類而異,從兩個月到半年以上,壽命約二十五年,以植物食性為主。
台灣獼猴
學名:Macaca cyclopis(Swinhoe)
英名:Formosan rock-monkey
分類:PRIMATE 靈長目 Cercopithecidae 獼猴科
形態特徵:頭軀幹長36~45公分,尾長26~46公分,體重5~12公斤;頭圓臉平,面頰裸出具頰囊,耳殼小;全身毛被厚軟,冬季為暗石板色,夏季為橄欖綠色,腹面為濃灰白色,股間有明顯之紅棕色肉墊,四肢下部及尾端近黑色,尾部粗且長。
生態習性:本種為群居性動物,一群以10餘隻至30隻左右最常見;活動區域以樹林上層為主,但也會下到地表來;白天活動,清晨和黃昏為其覓食高峰;遇危險會發出短促之吼聲或搖動枝幹來警告同伴;雜食性,但以植物之果實、嫩莖葉為主,攝食種類會隨著季節改變而改變,偶爾會吃昆蟲。
棲地分布︰為台灣特有種。廣泛分布於各山區,海拔高度可由100公尺至3,200公尺棲息環境以濃密之天然林為主,出現於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。


眼鏡猴
學名:TARSIIDAE
英名:TARSIER
產地:菲律賓、西里伯斯、蘇門答臘、婆羅洲
食物:以昆蟲、小動物為主食。
特徵習性:體型極小,身長約10公分,尾巴約為體長兩倍,眼睛很大,甚至比腦容量還大。指頭有吸盤般的功能,腳趾的二、三趾為勾爪,餘為平爪。前肢短小強壯,後肢修長有力,適合跳躍前進。屬於原猴類,牠的脖子短小,頭部可作180度的迴轉。夜行性,白天在樹木的枝幹上睡覺,夜晚來臨時才開始活動。行進時像青蛙般跳躍,一次可躍1-2公尺,於原產地幾乎都是成對居住。


白手長臂猿
學名:HYLOBATES LAR
英名:WHITE-HANED GIBBON
產地:雲南、緬甸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
食物:雜食性,以樹葉、水果、果實、花苞為食。
特徵習性:棲息在熱帶及亞熱帶的雨林和密林,樹棲性、日行性。8~10歲達性成熟,每胎1仔,壽命約25~30歲,頭及體長:44~64公分,體重:公長臂猿5.3~9.6公斤,母長臂猿5~7 公斤,毛濃密,毛色有多型,由黑、黃褐、棕、至淺黃皆有,但全部於裸臉外緣有一白圈,且具白色手掌。


食蟹猴
學名:Macaca Fascicularis
英名:Long-Tailed Macaque
外型:全身金毛,頭頂毛呈明顯突起,尾巴比身體長。
產地:東南亞、南亞。
食物:果實為主食,偶而抓螃蟹、小魚及貝類來吃。
特徵習性:居於距海岸或河邊不遠的溼地及低地,善游泳和攀緣。食蟹猴大多使用於醫學上,同時也常被當作寵物來飼養,小時相當溫馴可愛,長大後則具危險性。


豚尾猴
學名:Macaca Nemestrina
英名:Pig-Tailed Macaque
外型:通體淺黃褐色,尾巴似豬尾巴,很短,長5至10公分,又被叫作平頂猴或豬尾猴。大頭、頭頂平,有一撮黑褐色的短毛,眉毛部位的骨額略為突出。母猴發情期有性皮膨隆之現象,公猴體型較母猴為大,性情兇猛耐寒。
產地:馬來半島、緬甸和蘇門答臘。
食物:野果、植物嫩葉、昆蟲、小鳥。
特徵習性:成群生活在闊葉林中,經常在地面活動。在鄉村,人們訓練豚尾猴摘椰子。一隻豚尾猴每天可摘近千個椰子。生長在沼澤地帶和熱帶山區森林。


獅尾猴
學名:Macaca Silenus
英名:Lion-Tailed Macaque
外型:全身黑色,臉部大,包圍著臉龐的毛呈土黃色,長而蓬鬆,加上尾巴形似獅子,所以被命名獅尾猴。
產地:印度。
食物:以果實、種子、蘑菇、嫩芽等為主食。
特徵習性:動作異常靈活,伸手可抓到飛著的蒼蠅。害怕人,遇到危險時,會張大嘴,露出利齒嚇人,但不會主動攻擊人。是猴類中最靈活的猴子之一。生長在600 -1200 米高度的密林中,它們並不在樹之間跳躍,而是下來後再爬上去。


粗短尾猴
學名:Macaca Arctoides
英名:Stump-Tailed Macaques
外型:短尾猴別名又叫紅面猴。成體顏面鮮紅色,頭頂毛較長,由中央向兩側披開,年老者頰部毛長似胡須。尾部光禿無毛,呈彎鉤型。
產地:東南亞、泰北。
食物:食性較雜,既取食野果、樹葉、竹筍,也捕食蟹、蛙等小動物。
特徵習性:多棲居於海拔較高的各類叢林中,常常集在地面活動。生活在樹上,也常群集在地面活動。


東非狒狒
學名:Papio Anubis
英名:Olive Baboon或Anubis Baboon
外型:毛色為橄欖色,臉部黑色無毛,雄性的頸部及肩膀的毛較長,也比較強壯,口鼻部延長,有點兒像狗,尾巴成倒U形。
產地:中非和東非。
食物:樹葉、水果、昆蟲或獵殺初生動物。
特徵習性:東非狒狒是群居動物,每群的大小通常為30-60隻,由一隻領袖帶領。雌性數量較多,但是雄性地位較高,雄性的狒狒藉由打架及結盟來決定彼此的階級,只有高階的雄狒狒才能與發情中的雌狒狒交配。東非狒狒是日行性的動物,通常在地面活動,多生活在草原和林地,晚間則棲身在樹上。


黑猩猩
學名:Pan troglodytes
英名:Chimpanzee
外型:黑猩猩體多毛,四肢修長且皆可握物,他們能以半直立的方式行走。
食物:黑猩猩喜好吃水果,但是他們是雜食性的動物,也捕獵其他動物。
特徵習性:黑猩猩經常會和大猩猩搞混,但他們兩是不同的,黑猩猩的體型比大猩猩小。黑猩猩通常住在叢林裡,過著社會性的生活。黑猩猩的智商較高,已知他們能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進行一些工作,如捉白蟻,生物學家多次觀察到雌黑猩猩可以製作工具來捕獵叢猴。


大猩猩
學名:GORILLA GORILLA
英名:GORILLA
外型:直立的大猩猩可達1.75公尺高。雌性大猩猩約重70至90公斤之間,雄性大猩猩可達275公斤,關養的雄性大猩猩甚至可達350公斤。大猩猩的體型雄壯,面部和耳上無毛,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。下顎骨比顴骨突出。大猩猩的毛色大多是黑色的。年長的雄性大猩猩背毛色變成銀灰色,因此它們也被稱為「銀背」,銀背的犬齒尤其突出。
產地:大猩猩有東西兩大棲息地域。西部棲息地剛果、加彭、喀麥隆、中非共和國、赤道幾內亞、奈及利亞,通稱西部低地大猩猩。東部棲息地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、烏干達、盧安達。
食物:大猩猩是素食動物,它們是所有人猿中最食素的動物。它們的主要食物是果實、葉子和根,其中葉子占主要部分。昆蟲占它們食物的1%至2%。
特徵習性:大猩猩是白日活動的森林動物。低地大猩猩喜歡熱帶雨林,而山地大猩猩則更喜歡山林。山地大猩猩主要棲息在地面上,而低地大猩猩則主要生活在樹上,即使很重的雄獸也往往爬在20米高的樹上尋找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