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

貓咪的開心動作

海豹的叫聲

海報的習性

海豹的習性:
海豹生活在寒溫帶海洋中,除產仔、休息和換毛季節需到冰上、沙灘或巖礁上之外,其餘時間都在海中游泳、取食或嬉戲。繁殖期不集群,仔獸出生後,組成家庭群,哺乳期過後,家庭群結束。在冰上產仔,當冰融化之後,幼獸才開始獨立在水中生活。少數繁殖期推後的個體則不得不在沿岸的沙灘上產仔。以魚類為主要食物,也食甲殼類及頭足類
海豹是鰭足類中分佈最廣的一類動物,從南極到北極,從海水到淡水湖泊,都有海豹的足跡。南極海豹數量為最多,其次是北冰洋、北大西洋、北太平洋等地。海豹是鰭足類中的一個大家族,全世界共有19種。其中有鼻子能膨脹的象海豹;頭形似和尚的僧海豹;身披白色帶紋的帶紋海豹;體色斑駁的斑海豹;雄獸頭上具有雞冠狀黑皮囊的冠海豹。海豹的身體不大,僅有1.5米~2.0 米長,最大的個體重150公斤,雌獸略小,重約120公斤。世界上所有海豹身飲均呈紡錘形,適於游泳,頭部圓圓的,貌似家犬。

在海濱公園的海豹池中,海豹整日游泳戲水生動活潑,實在逗人喜愛。若加以訓練,它還會表演玩球等節目。海豹身體渾圓,形如紡錘,體色斑駁,毛被稀疏,皮下脂肪很厚,顯得膘肥體胖。兩隻後腳恆向後伸,猶如潛水員的兩隻腳蹼。游起泳來,兩腳在水中左右擺動,推動身體迅速前進。從海豹的頭部看,貌似家犬,因而不少地區稱其為海狗。有時它爬到礁石上,這時它的動作就顯得格外笨拙,善於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撐作用。海豹爬行的動作非常有趣,因此常引起觀者的朗朗笑聲。

在自然條件下,海豹有時在海裡遊蕩,有時上岸休息。上岸時多選擇海水漲潮能淹沒的內灣沙洲和岸邊的巖礁。海豹的游泳本領很強,速度可達每小時27公里,同時又善潛水,一般可潛100米左右,南極海域中的威德爾海豹則能潛到600多米深,持續43分鐘。海豹主要捕食各種魚類和頭足類,有時也吃甲殼類。它的食量很大,一頭60公斤~70公斤重的海豹,一天要吃7公斤~8公斤魚。

海豹社會實行「一夫多妻」制。在發情期,雄海豹便開始追逐雌海豹,一隻雌海豹後面往往跟著數只雄海豹,但雌海豹只能從雄海豹中挑選一隻。因此,雄海豹之間不可避免地要發生爭鬥,狂暴的海豹彼此給予猛烈的傷害:用牙齒狠咬對方有些雄海豹的毛皮便因此而撕破,鮮血直流。戰鬥結束,勝利者更和母海豹一起下水,在水中交配。



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
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    海豹

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

猴子的種類

猴子,猩猩,狒狒...等都是靈長目的動物,靈長目的動物共約有200種靈長目的特色為上下顎短,而腦腔很大,可容納發達的腦部。前後肢各有五指,都很修長,四指併排排列,拇指很長,其餘四指相對,大都每胎一獸,懷孕期長短因種類而異,從兩個月到半年以上,壽命約二十五年,以植物食性為主。
台灣獼猴
學名:Macaca cyclopis(Swinhoe)
英名:Formosan rock-monkey
分類:PRIMATE 靈長目 Cercopithecidae 獼猴科
形態特徵:頭軀幹長36~45公分,尾長26~46公分,體重5~12公斤;頭圓臉平,面頰裸出具頰囊,耳殼小;全身毛被厚軟,冬季為暗石板色,夏季為橄欖綠色,腹面為濃灰白色,股間有明顯之紅棕色肉墊,四肢下部及尾端近黑色,尾部粗且長。
生態習性:本種為群居性動物,一群以10餘隻至30隻左右最常見;活動區域以樹林上層為主,但也會下到地表來;白天活動,清晨和黃昏為其覓食高峰;遇危險會發出短促之吼聲或搖動枝幹來警告同伴;雜食性,但以植物之果實、嫩莖葉為主,攝食種類會隨著季節改變而改變,偶爾會吃昆蟲。
棲地分布︰為台灣特有種。廣泛分布於各山區,海拔高度可由100公尺至3,200公尺棲息環境以濃密之天然林為主,出現於裸露之岩石或水源地附近。


眼鏡猴
學名:TARSIIDAE
英名:TARSIER
產地:菲律賓、西里伯斯、蘇門答臘、婆羅洲
食物:以昆蟲、小動物為主食。
特徵習性:體型極小,身長約10公分,尾巴約為體長兩倍,眼睛很大,甚至比腦容量還大。指頭有吸盤般的功能,腳趾的二、三趾為勾爪,餘為平爪。前肢短小強壯,後肢修長有力,適合跳躍前進。屬於原猴類,牠的脖子短小,頭部可作180度的迴轉。夜行性,白天在樹木的枝幹上睡覺,夜晚來臨時才開始活動。行進時像青蛙般跳躍,一次可躍1-2公尺,於原產地幾乎都是成對居住。


白手長臂猿
學名:HYLOBATES LAR
英名:WHITE-HANED GIBBON
產地:雲南、緬甸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
食物:雜食性,以樹葉、水果、果實、花苞為食。
特徵習性:棲息在熱帶及亞熱帶的雨林和密林,樹棲性、日行性。8~10歲達性成熟,每胎1仔,壽命約25~30歲,頭及體長:44~64公分,體重:公長臂猿5.3~9.6公斤,母長臂猿5~7 公斤,毛濃密,毛色有多型,由黑、黃褐、棕、至淺黃皆有,但全部於裸臉外緣有一白圈,且具白色手掌。


食蟹猴
學名:Macaca Fascicularis
英名:Long-Tailed Macaque
外型:全身金毛,頭頂毛呈明顯突起,尾巴比身體長。
產地:東南亞、南亞。
食物:果實為主食,偶而抓螃蟹、小魚及貝類來吃。
特徵習性:居於距海岸或河邊不遠的溼地及低地,善游泳和攀緣。食蟹猴大多使用於醫學上,同時也常被當作寵物來飼養,小時相當溫馴可愛,長大後則具危險性。


豚尾猴
學名:Macaca Nemestrina
英名:Pig-Tailed Macaque
外型:通體淺黃褐色,尾巴似豬尾巴,很短,長5至10公分,又被叫作平頂猴或豬尾猴。大頭、頭頂平,有一撮黑褐色的短毛,眉毛部位的骨額略為突出。母猴發情期有性皮膨隆之現象,公猴體型較母猴為大,性情兇猛耐寒。
產地:馬來半島、緬甸和蘇門答臘。
食物:野果、植物嫩葉、昆蟲、小鳥。
特徵習性:成群生活在闊葉林中,經常在地面活動。在鄉村,人們訓練豚尾猴摘椰子。一隻豚尾猴每天可摘近千個椰子。生長在沼澤地帶和熱帶山區森林。


獅尾猴
學名:Macaca Silenus
英名:Lion-Tailed Macaque
外型:全身黑色,臉部大,包圍著臉龐的毛呈土黃色,長而蓬鬆,加上尾巴形似獅子,所以被命名獅尾猴。
產地:印度。
食物:以果實、種子、蘑菇、嫩芽等為主食。
特徵習性:動作異常靈活,伸手可抓到飛著的蒼蠅。害怕人,遇到危險時,會張大嘴,露出利齒嚇人,但不會主動攻擊人。是猴類中最靈活的猴子之一。生長在600 -1200 米高度的密林中,它們並不在樹之間跳躍,而是下來後再爬上去。


粗短尾猴
學名:Macaca Arctoides
英名:Stump-Tailed Macaques
外型:短尾猴別名又叫紅面猴。成體顏面鮮紅色,頭頂毛較長,由中央向兩側披開,年老者頰部毛長似胡須。尾部光禿無毛,呈彎鉤型。
產地:東南亞、泰北。
食物:食性較雜,既取食野果、樹葉、竹筍,也捕食蟹、蛙等小動物。
特徵習性:多棲居於海拔較高的各類叢林中,常常集在地面活動。生活在樹上,也常群集在地面活動。


東非狒狒
學名:Papio Anubis
英名:Olive Baboon或Anubis Baboon
外型:毛色為橄欖色,臉部黑色無毛,雄性的頸部及肩膀的毛較長,也比較強壯,口鼻部延長,有點兒像狗,尾巴成倒U形。
產地:中非和東非。
食物:樹葉、水果、昆蟲或獵殺初生動物。
特徵習性:東非狒狒是群居動物,每群的大小通常為30-60隻,由一隻領袖帶領。雌性數量較多,但是雄性地位較高,雄性的狒狒藉由打架及結盟來決定彼此的階級,只有高階的雄狒狒才能與發情中的雌狒狒交配。東非狒狒是日行性的動物,通常在地面活動,多生活在草原和林地,晚間則棲身在樹上。


黑猩猩
學名:Pan troglodytes
英名:Chimpanzee
外型:黑猩猩體多毛,四肢修長且皆可握物,他們能以半直立的方式行走。
食物:黑猩猩喜好吃水果,但是他們是雜食性的動物,也捕獵其他動物。
特徵習性:黑猩猩經常會和大猩猩搞混,但他們兩是不同的,黑猩猩的體型比大猩猩小。黑猩猩通常住在叢林裡,過著社會性的生活。黑猩猩的智商較高,已知他們能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進行一些工作,如捉白蟻,生物學家多次觀察到雌黑猩猩可以製作工具來捕獵叢猴。


大猩猩
學名:GORILLA GORILLA
英名:GORILLA
外型:直立的大猩猩可達1.75公尺高。雌性大猩猩約重70至90公斤之間,雄性大猩猩可達275公斤,關養的雄性大猩猩甚至可達350公斤。大猩猩的體型雄壯,面部和耳上無毛,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。下顎骨比顴骨突出。大猩猩的毛色大多是黑色的。年長的雄性大猩猩背毛色變成銀灰色,因此它們也被稱為「銀背」,銀背的犬齒尤其突出。
產地:大猩猩有東西兩大棲息地域。西部棲息地剛果、加彭、喀麥隆、中非共和國、赤道幾內亞、奈及利亞,通稱西部低地大猩猩。東部棲息地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、烏干達、盧安達。
食物:大猩猩是素食動物,它們是所有人猿中最食素的動物。它們的主要食物是果實、葉子和根,其中葉子占主要部分。昆蟲占它們食物的1%至2%。
特徵習性:大猩猩是白日活動的森林動物。低地大猩猩喜歡熱帶雨林,而山地大猩猩則更喜歡山林。山地大猩猩主要棲息在地面上,而低地大猩猩則主要生活在樹上,即使很重的雄獸也往往爬在20米高的樹上尋找食物。

獅子的介紹

一.獅子的習性
食肉動物中,獅的牙齒最適合咬噬。上下頷各有一對裂
齒,咬起東西來就像剪刀的兩片利鋒。雄獅尾巴末端有叢毛,隱藏一片形似指甲的東西。
獅子是非洲最大的一種貓科動物,主要在晨昏及夜間活動。
    獅子若是成群出動圍捕獵物,其捕獲量會是單獨行動的2倍。在成群出擊時,會採取兩頭包抄或排列成
扇形的方式圍捕,儘管如此,獅子狩獵的成功率仍然不高,研究顯示:在61次的出擊中,只有10次成功。
    獅子是群居的動物,每群個體約3-30隻,成員為雄獅、一群有血緣關係的雌獅和牠們的兒女。每一個
獅群都有自己的領域,並且用糞便、尿液或是抓地的痕跡來標示領域,任何侵入的陌生雄獅或雌獅都會被
趕走。 
http://stuweb.whes.tpc.edu.tw/~930119/profile.html
獅子的食物:
獅子的食物主要是中型至大型的動物(羚羊、長頸鹿、水牛及斑馬等),但需要時小動物都不會放過。牠們亦喜歡坐享其成,奪走鬣狗和獵豹辛苦打獵得來的食物。獅子進食時是不會咀嚼的,牠們最多可一餐內吞下 43kg 的食物,通常吃了 8-9kg 後便飽飽了。
獅子正常是不會吃人的,牠們亦曉得最好不去碰人類的牲畜,只有當獅子飢不擇食或因老弱不能打獵時才有可能攻擊人。
 (羚羊、長頸鹿、水牛及斑馬等)
http://hk.geocities.com/odsite005/tanzania/wildlife/lion.htm
獅子介紹
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唯一的群居品種,棲息在草原上,體型壯碩,英勇無比,再加上雄獅一頭長長的鬃毛,威風凜凜,因此博得了「百獸之王」的美名。

獅子擁有銳爪與利牙,經常撲殺別種動物,被視為兇猛的掠奪者。其實,牠並非天
生的掠奪者,牠的攻擊行為,是後天學習得來的。除非飢餓,牠不會攻擊其他弱小
動物、濫殺無辜牠奔跑時最快的速度,在距離兩百公尺內的時速雖可達八十公里,但僅比斑馬、羚
羊快一點而已。所以若單獨出獵,不易成功。因此,常採圍捕策略,成群出獵。

狩獵的工作都由數隻母獅負責,由其中一隻先攻擊獵物,其餘則包抄埋伏,等被追
趕的獵物靠近時,再衝出撲殺。

沒有比做公獅更不勞而獲了,牠們通常只在捕獵水牛時才會幫上一把。母獅們辛苦得來的食物,往往便給獅群中的公獅搶去,只有在牠們吃飽後,母獅才可享受牠們辛勞的成果。至於小獅子?則要希望還有一點點吃剩的肉碎了。

獅群由三頭到三十多頭不等,由一頭公獅或兩頭兄弟領導。領袖的產生是通過血腥的打鬥,失敗的一方往往嚴重受創,勝方更會把敗方的子女全部殺死,絕不心軟。母獅為了要磨練小獅,經常故意把小獅子推到山谷下,讓小獅子在危險的環境中,
自己努力掙扎,克服困難,設法從谷底爬上山頂。

小獅要從谷底爬到山頂,必須歷經無數次的挫折-摔倒、爬起、摔倒、爬起……最後
才遍體鱗傷地爬到了山頂。

母獅知道,只有讓小獅接受磨練,靠自己的力量飽受折磨爬抵山頂,才培養出密存
的實力。
獅子是夜行動物,通常白天會懶洋洋地躺臥睡覺。獅子每天花超過八成的時間睡覺,而且睡得很酣,旁邊的四驅車不停地轉也不會弄醒牠們。

獅子的特徵

獅子係繼之後第二大嘅貓科動物,佢重係非洲最大型嘅「獵人」。獅子身長到 1.8 ,肩高度約 1.2 米,條尾長 1 米,平均重 225 公斤。獅子身長到 1.6 米,肩高度約 1 米,條尾長 0.85 米,平均重 150 公斤。非洲南部嘅獅子最大,亞洲嘅最細。
獅子毛短,呈黃色,獅子公有好長嘅鬃毛,一般深啡色,亦有黑色、淡啡色或紅啡色。啲鬃毛由塊面一直生到膊頭同心口,有鬃毛嘅獅子喺鬣狗同其它食肉目對手眼中睇起嚟大隻啲。另一種理論話長鬃毛更吸引獅子乸。野外觀察似乎證明特別深色同長嘅鬃毛的確對獅子乸更吸引。亞洲獅嘅鬃毛比非洲獅短啲。獅子仔冇鬃毛。一般獅子仔需要五年時間先出齊啲鬃毛。
此外獅子尾嘅篤篤有一簇黑色嘅長毛。幼獸身上有深色嘅斑點,喺大多數情況下呢啲斑點第一年會冇晒。喺極少數情況下呢啲斑點可以喺成年獅子嘅身上睇倒,但唔清楚,往往要好近先至認得出。
耐唔耐會有白獅子,但白獅子唔係患咗白化病,因為對眼唔係紅色嘅。白獅子係遺傳造成,由於佢哋比較顯眼,一般好難響野外生存。至今雖然有關黑獅子嘅報導,但係冇任何證據。

生活環境 [編輯]

塞倫蓋草原嘅獅子乸,坦桑尼亞
以前響歐洲南部、西亞、印度非洲都有獅子。冰河時期有一個亞種響中歐同北美洲生存過,冰河時期之後佢哋就消失咗。按嗰時學者嘅報導,古希臘時期嘅巴爾幹半島重有獅子生存。一般認為歐洲嘅獅子喺公元一世紀由於人類嘅活動絕晒種。
今日絕大多數獅子住響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,撒哈拉沙漠以北嘅獅子喺1940年代冇晒。20世紀時喺亞洲嘅獅子幾乎全部絕晒種,只係響印度嘅一個自然公園重淨番一啲響度。以前除咗森林之外,所有嘅生態環境都有獅子,今時今日佢哋嘅生存環境大大縮細。獅子比較鍾意草原,亦會響旱林同半沙漠中出現,就唔會響沙漠同埋雨林住。
中國冇產獅子,喺西漢時期(公元前138年)張騫出使西域時,開闢咗溝通中亞、西亞地區嘅絲綢之路,由於嗰帶有好多獅子,所以將佢帶返中國做貢品[4]

生活方式 [編輯]

社會結構 [編輯]

同其他大型貓唔同,獅子係一班獅子住埋一齊嘅, 一個獅子群主要由有血緣關係嘅獅子乸組成,地形同埋獵物嘅多少決定一個獅子群嘅大細,一個群有 3 至 30 隻獅子。獅子公只會留響一群獅子裏面留一段時間,之後佢就會離開,去另一群獅子度。雖然係咁,獅子公嘅地位高過獅子乸嘅地位,一般一個獅子群只有一隻成年嘅獅子公,獅子仔只會留響一群獅子裏面留三年,之後就會被趕走,而獅子乸會留低。後生嘅獅子公會唔穩定咁「一班人」走埋一齊,過住遊遊蕩蕩嘅生活,直到佢哋自己變成一個獅子群嘅阿頭,一般要到六歲或更老先可以做倒。
一般嚟講,當隻獅子公老咗或變得虛弱嗰時,就會有後生嘅獅子公向佢挑戰,輸咗嘅獅子唔係死就係走路,假如新來嘅獅子打贏,佢就會殺晒以前生落嘅獅子仔,咁呢就比較容易同啲獅子乸交配。
一班獅子嘅地盤面積從 20 到 400 平方千米,大細由班獅子嘅數目同地盤裏面嘅獵物數目決定。班獅子會用尿、好遠都聽倒嘅叫聲嚟霸地盤。冇地盤嘅一班獅子會四圍遊遊蕩蕩。

繁殖 [編輯]

雖然獅子公響一班獅子有好高地位,但係只係得隻獅子乸同意先可以同佢交配。如果獅子乸願意嘅話,佢就會趴響地,畀隻獅子公騎住。只要睇下獅子乸點對隻獅子公,就知隻獅子公地位有幾高。同埋,知道佢會唔會下次打唔過而被趕走。
獅子乸陀獅子仔四個月到,只會生兩到四隻。獅子仔重1.5千克。獅子仔唔單止可以啜阿媽奶,重可以啜其他乸嘅奶,皆因養獅子仔係成羣獅子嘅責任。獅子仔出世四個月之後會戒奶,之後重會跟阿媽兩年。獅子乸要三年先大,公就要五年。
獅子有廿年命,不過通常係乸先有咁長命。公通常未到呢個年紀,唔係俾後生殺死,就係俾後生嘅趕走。趕走之後就唔會再入到另一班獅子,跟住隻公就會餓死。所以,獅子公好少會過12歲。不過響動物園,有啲獅子可以有成34年命。

[編輯]

一般係由獅子乸打獵,獅子公只係響佢哋後生、鬃毛未出齊嗰陣先學打獵。啲深色嘅鬃毛好容易俾佢嘅獵物發現,唔容易捉到獵物。一般佢哋先匿埋,接近啲獵物,然後撲向獵物,撳佢落地,細嘅獵物一般被咬甩頭,大嘅獵物咬斷頸或被壓到窒息而
由於成功捉倒獵物只有一至兩成,通常打獵會響夜晚清晨涼爽嗰時候進行。
獵物包括羚羊小羚羊牛羚斑馬、兔仔、雀仔、有時會係魚。食捉倒嘅獵物係要論資排輩嘅(跟喺斑獅子嘅地位高低而定):獅子公先,然後係地位最高嘅雌性獅子,獅子仔最後。同一班獅子往往會為咗地位呢樣嘢爭餐死嘅,大打出手,往往會整嚫、整傷。
獅子亦會食腐爛嘅肉,被踢出嚟嘅獅子公一般只食屍體,或者去搶其他食肉動物好似獵豹嘅獵物,亦會喺鬣狗口中搶嘢食。

威脅 [編輯]

獅子公一生大部分時間都響度休息。
如同非洲其他大型動物,對獅子嚟講最大危險係人類捕獵。過去幾年,全部有獅子出現嘅地區,獵殺嘅情況已經減少,回復到可以容忍嘅地步。
病係另一個最大嘅威脅。1995年響南非嘅克魯格國家公園,首次發現會攞獅子命嘅肺結核。響公園嘅南面,90% 嘅獅子已經染咗呢隻肺結核,重向北部擴展緊。隻病係由佢哋嘅主要獵物之一——野牛——身上感染返嚟嘅,而野牛係同家牛接觸後先至被感染嘅,野牛嘅感染率達 70%。呢種病響獅子身上主要影響消化系統,染病後會變得衰弱同瘦,一般幾年後就會死。
除咗結核病外重有 FIV 呢種病威脅獅子嘅生存,FIV(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,貓科免疫缺陷病毒)可以響 60% 到 70% 嘅獅子身上搵到,FIV 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相近,損害獅子嘅免疫能力,到而家為止無對付呢兩種病嘅疫苗。

亞種 [編輯]

已知嘅 13 個亞種中有 2 種已經滅絕:北非獅P. l. leo)住響北非。佢哋啲鬃毛尤其發達。1922年呢個亞種嘅最後一隻野生嘅動物喺阿特拉斯山脈被殺。歐洲嘅獅子係唔係屬於呢個亞種而家已經冇得再考證喇。
一啲私人嘅動物園試圖通過人工培養嘅方式重新培養呢個亞種出嚟。重做緊基因研究分析,想搵出佢哋究景係呢個亞種定係另一個亞種。
南非好望角獅子P. l. melanochaitus)亦已經冇晒。呢個最大嘅獅子亞種響19世紀俾獵人殺清光。
剩低嘅亞種 10 種住響薩哈拉沙漠以南嘅非洲亞洲獅P. l. persica)可能亦難逃滅絕嘅厄運。呢個亞種曾經一度跌到得返 20 隻,而家又恢復返到 300 隻。

參考 [編輯]

  1. Template:MSW3
  2. Bauer, H., Nowell, K. & Packer, C. (2008). Panthera leo. In: IUCN 2008.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. Downloaded on 9 October 2008.
  3. 《中國獅子藝術》、《中國獅子雕刻藝術》
  4. 《中國獅子藝術》、《中國獅子雕刻藝術》

參閱 [編輯]

Commons-logo.svg
維基同享有多媒體嘅嘢: